孟小二

读书文笔记


忒修斯之船,亦称为忒修斯悖论,是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公元1世纪普鲁塔克(约公元46年-120年,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以《比较列传》又称《希腊罗马英豪列传》一书闻名后世。他的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受欢迎,蒙田对他推崇备至,莎士比亚不少剧作都取材于他的记载)的记载:


忒修斯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过去;木材也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


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著:


“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







知道我爱书,部门领导主动提及他在网上订购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刚出版但已经迅速卖断货,现在如果再买要预订,大概几周之后才能到货。


书名叫“S”。他一边说一边比划了一个形状。


他应该是看过书的简介,知道到底这本书“有意思”在什么地方,所以语气按捺不住的兴奋。我能感觉到此书的不同寻常,但在没有见到实物的时刻,毫无想象的可能。就当他是说说,转眼我就忘了。


直到周五,书到了公司,他拿到办公室里给大家看。我跑去围观,终于见到了书的庐山真面目。


这就是《忒修斯之船》,又名《S.》。


一部盖有图书馆藏书字样和借阅痕迹、里头写满了不同颜色的批注还夹了各种文件(明信片,照片,复印件,手写的书信)、把纸张做旧(边缘发黄)甚至连闻起来都像是经受过了阳光和空气长时间洗礼的味道(或许只是错觉)的书。


在把书拿到手里的第一时间我就立刻爱上了这本书。以至于立刻就想拥有(——深度囤积症患者的毛病,首先想的是“囤”而不是“看”)。


我喜欢这本书的质感,喜欢它的重量,喜欢它的气味,喜欢它的印刷体和手写的风格,喜欢它夹着的各种材质资料的厚实感。


去网上一查,果然已经断货。中文版168原价打折后126,而英文版也需要160。从价格来说真心不便宜。但凡是拿到了书的人都不会怀疑它是否值得这个价格。因为它制作非常精细,非常仿真,很容易就相信它真的是本旧书并且被人翻阅后留下了新的故事。


就仿佛你无意中得到了一本书,曾经是某个中学图书馆的藏书,被它的学生借出来很多年都没有归还,而在某一天被另一个人看到,读了,留了言,于是两个人在书上不断留言,交谈。


你捡到了这本书,发现了一个封藏的故事。


一个巨大的谜语等着你去解开。


怎么会不兴奋?


所以当领导同意把书借给我看时,我开心得不得了,马上把书收进包里,甚至一上午都仿佛踩着云,想着周末会读这样一本书,就轻飘飘的(那种打心眼里快乐的感觉)。


一定会是很奇妙的阅读经历吧!


虽然不知道它的内容讲的是什么,但从形式上就知道它拥有两层故事:1、印刷体正文本身就是完整的出版物,2、不同颜色的手写批注又形成了新的故事。


当然同事们也讨论着这本书上的手写字风格,字体太像,就仿佛是同一个人写的。当领导翻着这本书不由感慨自己应该练练字了,一个同事说:“这上面的字你可不能模仿,太女性化了。”


这点没错,字很漂亮,但风格却很相似,都偏温柔婉约。在网上搜了英文原版的照片后,我只能认为这是中文版的唯一的小小的缺憾。


但不妨碍看文。尤其当我渐渐熟悉并能分辨出字体的些微差别(他们写的“的”字风格尤其不一样),又陷入了故事情节之后。


……嗯,是的,我已经读完它了。


花了我至少八个钟头。


周五晚上加班,中途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会议结果时觉得无聊就把书拿出来看,看了十来页在文字里感受到了丝丝的恐怖感。办公室里寂静无人,外头漆黑一片,而我又困又累,打着哈欠流着眼泪看这本书,注意力溃散但又精神敏感的时刻,忽然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我吓得几乎从座位上跳起来,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接电话。真正的惊心动魄。成为我看这本书一开始就发生的有趣插曲。


实际上书的内容跟我原先的想象不太一样。我原来以为夹杂了这么多资料应该是个侦探故事。但其实并不是,虽然也是在揭示一个真相。


中途也有读得很累想要放弃的阶段。尤其周六在闷热的天气里读正文,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或是故事本身的晦涩,真心有点读不下去。但想到自己已经公开信誓旦旦会在周末完成阅读,所以只能歇一歇之后硬着头皮继续。


但我看完印刷体正文,发现很喜欢这个晦涩故事。


而当我接着重新翻了两遍书,把不同阶段的批注和所有的文件从头到尾看完后,发现又很喜欢批注里揭示和展现的故事。




——————


以下涉及书透。


——————


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七个层次。


如果细致的话,可以读七遍。


第一遍:作者《忒修斯之船》的原作正文,印刷体。


(注:读正文时无需看任何夹带的资料。资料必须留到读批注时再看。如果翻书时资料不小心从书中掉出来了也无妨,每张纸的边缘都有很小的字注明它原本应该所在的位置,仔细找就能找到,可以据此塞回原处)


第二遍:译者柯岱拉的前言和注释


第三遍:埃里克独自一人的铅笔批注(16岁时的批注为单线,居多。不太久之前住院前的批注为双线,寥寥)


第四遍:珍与埃里克的第一轮对话(珍:蓝黑墨水;埃里克:黑色)几乎贯穿整部书,占绝对的数量


第五遍:珍与埃里克的第二轮对话(珍:黄色;埃里克:绿色)集中在中后部分


第六遍:珍与埃里克的第三轮对话(珍:紫色;埃里克:红色)集中在后半部分


第七遍:珍与埃里克的第四轮对话(珍:灰褐;埃里克:黑色)数量不多


我实际读的时候,是三遍。


第一遍是看正文,同时读柯岱拉的注释。然而后来看了珍和埃里克的批注,才知道我第一遍时就顺带读柯岱拉的注释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柯岱拉的注释对正文的理解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严重扰乱了我阅读正文的连贯感(所以到最后两章时我彻底舍弃了读脚注。尽管舍弃得有点晚)。那时反倒是可以看看埃里克16岁时的批注,更有助于打开对正文的理解思路(可惜我完全不知道该看什么批注,所以索性都没看)。


第二遍是把埃里克的铅笔批注和珍与埃里克的第一轮对话看完。看珍与埃里克的对话很有意思,虽然他俩那时有对原作作者与译者以及正文背后的故事的探究,但也包含了不少他俩从完全陌生到渐渐互吐心声的过程。偶尔的调皮戏谑和有时的小小争吵。‘


第三遍把其余所有注释读完。


概括而言,这本书主要讲了现实阴谋背后的两个爱情故事。


六十年前的爱情终究没能通过《忒修斯之船》这本书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在六十年后连接了两个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隐而不宣的成长秘密的男人和女孩,让他们在共同探究这本书背后的真相过程里,走到了一起。


非常非常感动于,不善表达感情的埃里克在最后大胆而深情地告诉珍,他爱她。以及化名柯岱拉的译者菲洛在去世前给这两个人写书信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


因为对欧美文学的陌生,除了书中注释偶尔提到的海明威,其他任何一个作者我都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记下了狄虹写过一本《这一切我献给你》,如果真有这本书,我想看看。


也去查了珍在批注里说很丑的“黑等鳍叉尾带鱼”,其实不过就是普通的带鱼,能丑到哪里去呢。


然而我更常会时不时想起正文里的“S.”。


他在船上的离奇遭遇,和他三次登陆的死里逃生。


撇开故事里与所谓真相相对应的各种暗指,单是故事本身,就充满了具有某种黑色荒诞的哲理隐喻。大海里神秘的船让人感觉恐惧又安心(这种矛盾尤其到了中段特别强烈,而前半段更令人恐怖,后半段更令人踏实)。相比真实世界,虚构故事因它的晦涩不清反而更动人。你可以由文字做各种想象,也可以因某一句话某一个场景而深受触动(例如他们在洞穴里赞叹却无法驻足欣赏且永远再无缘一见的远古人的画作;例如S无法抗拒的内心和自主选择的命运,那种无奈与必然……)


换句话,如果是我拿到了《忒修斯之船》这本书并且知道了星点的背景,我也会忍不住想要探求它背后的真相。想要读懂故事里每一个隐喻,每一个暗示,把那种深深触动内心(无论是恐惧还是震撼或是顿悟)的力量根源找到。


但我已经不清楚,我对正文故事的着迷,又有多少受益于写批注的二人的指点,哪怕只是划出一条横线,也会让我忍不住想文里这句话或许有深意,于是愿意深思并因此有了感触。从这个意义上,埃里克(无论是16岁还是28岁的他)和珍都是了不起的阅读者。跟他们相比,我差远了。


其他想说的:


·虽然知道这部书是两个男人合作的作品(是的我在亚马逊查这本书时无意中看到了评介开头),但里头模仿女大学生的口吻,毫不违和。


·美国的大学生也有对学业的困恼,有对毕业后如何定位自己的迷茫,有与父母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代沟


·两个人分别给对方写下的自己的故事,从模糊到清晰,从部分虚构到完全坦白,很喜欢这样的过程


·这部书一定能拍成电影。如果导演够水平,也能拍得足够精彩。


·读完这本书,忽然觉得在书上做批注是很值得尝试的正当行为(我以前一直秉持着爱书惜书力保书的品相不变的观念,连一点污渍沾上都要心疼半天)




-------------


附:有关书的相关背景资料与采访:


http://culture.ifeng.com/a/20160616/49088904_0.shtml


《S.》作者:“忒修斯之船”如何成为本书的组织原则


2016年06月16日 11:55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邢春燕 


最近一本“烧脑神书”刷爆了朋友圈——由“星战7”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和美国小说家道格·道斯特合著的《S.》。6月份中信出版社推出简体中文版,168元的定价,开售两天便售出了25000套。为什么在纸质书萎靡的今天,《S.》这样的高价还能卖得动?它吸引人的点是什么?澎湃新闻专访作者之一道格·道斯特,讲述《S.》的创作过程中有趣的理念和想法。


十多年前,J. J. 在旅途中看到一本陌生人留下的书,扉页写着:“看完请留给下一个读者。”J. J.开始想象一本书能通过何种形式,连接起两个素未谋面的读者。《S.》的构想诞生了。2011年,J. J. 去找道斯特,两人携手创作。“手写留言”叙事手法是J. J. 的创意,而热爱文学的男女主角性格设定出自道斯特。


《S.》 包含精装古书《忒修斯之船》和23个材质各异的附件,这是主角留下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读者参与这一趟冒险的线索。有了这些附件和写满批注的450页厚的文本互相参照,阅读更像一场桌面卡牌游戏,只是没有明文规则,也没有确定的步骤。用宣传方的话说是:“阅读《S.》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游戏、一次探险,你必须亲身参与谜题,让悬疑解谜的线索自书页中迸跳而出,由平面而立体,才能体会到独一无二的乐趣……”


简体中文版《S.》在印刷技术上是国内的一次突破。从开本、底色,到每章的进展、每页手写字的进展,都与原版保持一致。《S.》的热销让出版界倍受鼓舞,彷佛它预示了纸质书在数字时代的复兴。然而,《S.》的畅销更多是因为形式,而非内容。精美的装帧和趣味性的阅读方式是最大的卖点。对此,道斯特不以为意,“它是我见过最华丽的当代书籍。如果这是一个问题,那也是一个美妙的问题。”


澎湃新闻: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很好奇你和J.J.是如何分工的?


道格·道斯特:最初的创意来自J.J.,他想通过两名读者关于一本书的注解来讲一个故事。他问我在这个框架之内,我想讲什么样的故事,我提出可以有一个神秘的作者,两名学生试图发现作者的生活和作品的真相。随后,我们一起花了一年的时间讨论人物、主题、故事和结构,之后我就开始写作。我完成了每一章的草稿和笔记的部分,然后我们一起头脑风暴,讨论故事如何变得更奇异、更宏大、更有趣。


澎湃新闻:你是J.J.的粉丝吗?


道格·道斯特:忠实粉丝!想象一下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他问我是否有兴趣和他合作时的快乐和惊喜。在我们合作之前,我就是他的铁粉,现在更铁了。J.J.是讲故事的天才,是聪明和慷慨的合作者,与他合作很愉快,也很受启发。


澎湃新闻:在合作中,J.J.会不会偶尔感叹一下,这个或那个情节是一个好的电影灵感?你觉得J.J.个人的电影观念如何影响了这本书的创作?


道格·道斯特:从没有过,从一开始他就很清楚我们的任务是创作一本书——一本最好、最酷也最有趣的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此服务,为什么要改编成另一种完全不合适的艺术形式呢?这本书有一些番外故事,非常有趣,这些书之外的素材中有一些电影元素,但是书本身将永远只是一本书。


澎湃新闻:在制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们的编辑是否向你们抱怨过?因为这本书的制作真的会折磨编辑。


道格·道斯特:没有。我们的编辑乔什·肯德尔(Josh Kendall)很出色地将各种不同的元素糅合进书中,这个过程中他很愉悦。当然,某些时刻他肯定也会诅咒我们让他受到折磨,但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来。


澎湃新闻:网络上有好几种阅读《S.》的方法和顺序,你如果作为读者,会有什么样的方法去阅读,或者你觉得不需要方法?


道格·道斯特:我认为有不止一种方法去阅读这本书。或者更确切地说,阅读这本书的方法就是你的脑袋处理复杂叙事的最好方法。可能需要不断试错来得到最好的策略,但我相信试错的过程对你来说也是美妙的体验。


澎湃新闻:《S.》是一本非常复杂的书,不仅是书的内容,还有书本身由很多部分组成,所以阅读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解题和解谜过程,在你看来获得答案重要还是阅读过程重要?


道格·道斯特:我认为人物是最重要的部分。阅读的过程只是读者与这些人物联系的方式。谜题本身很有趣,也是故事中人物感兴趣的东西,但是J.J.和我都强烈地认为这首先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一本谜题书。谜题的答案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让你与人物的经历联系起来。


澎湃新闻:《S.》这本书本身是如此复杂,是你还是J.J. 的主意?这本书的预售在国内非常好,很可能会成为畅销书。在你们设计这本书的时候,是否想过阅读的复杂度和难度会限制读者人数?


道格·道斯特:故事的复杂性来自我和J.J. 两个人,我们相互促进。一开始我的想法很复杂,很难展开,然后我们不断思考,试图让这个科幻世界更深入更有意思。我们要跟随叙事走,在该削减的时候削减内容。我们当然也很清楚,这会是不寻常的、充满挑战的阅读体验,但是我们的指导原则是让读者们觉得阅读是有趣和迷人的,让他们尽可能地尝试,并且相信至少有一部分人会快乐地跟随我们。我们的目标不是取悦足够多的读者。


澎湃新闻:我的不少朋友都买了英文版和繁体中文版,但我发现他们更享受欣赏书设计本身,而对故事内容恰恰并不是十分在意。你们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是否也担心过这个问题?


道格·道斯特:尽管叙事很有挑战,但我认为这本书的设计却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它是我见过最华丽的当代书籍。如果这是一个问题,那也是一个美妙的问题。


澎湃新闻:作为小说的《S.》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在我看来《S.》真正的主角是在书中空白处交换评论的珍和埃里克,而《忒修斯之船》只是他们交往的载体。这样的理解,你怎么看?


道格·道斯特:我觉得故事的复杂(叙事和情感)不仅在于《忒修斯之船》,还在于文本之间的交互、交换评论、译者的脚注,以及原文和珍和埃里克交换评论中的转瞬即逝的东西。我不认为《忒修斯之船》只是载体,J.J.和我都认为这部小说的成功依赖于原小说文本的能力,需要在它的基础之上搭建架构,我们完全接受了这个挑战。


澎湃新闻:小说就其书名《S.》本身就容易让人联想到罗兰·巴特那本名著《S/Z》,两者在结构上其实也有相似之处。作为《S.》的作者;《S.》里的珍和埃里克对文本本身的讨论也可以联系到纳博科夫《幽暗之火》里评论对小说本文的感叹,所以《S.》是否对《S/Z》和《幽暗之火》有借鉴之处?


道格·道斯特:我对罗兰·巴特完全不了解,所以没有看到《S.》与《S/Z》的联系。这本书中的叙事技巧与《幽暗之火》确有相似之处,但是我没有借鉴后者。


澎湃新闻:“忒修斯之船”是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而在《S.》里,忒修斯之船是这部作品的正文,也是这部小说的元故事。借用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你的意图是什么呢?


道格·道斯特:我阅读了很多有关莎士比亚作者身份的争议,这让我仔细研究了身份理论。当我了解到“忒修斯之船”悖论时,直觉告诉我它可以成为这本书的组织原则(当然,我也发现它很有趣)。这是前期规划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我们寻找不同的故事角度。



评论(6)

热度(1)